智能雷达物位计具有低能、非接触式、高精度等特点,正确安装和调试对于其准确测量至关重要。以下是详细的安装与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:
一、安装前准备
确认型号和规格
仔细核对智能雷达物位计的型号、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和实际工况相匹配,包括测量范围、过程连接方式、介质兼容性等参数。
检查设备完整性
打开包装,检查雷达物位计主机、天线、连接电缆、安装附件等是否齐全,有无损坏或腐蚀现象。如有问题,应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更换。
了解安装环境和介质特性
熟悉安装现场的环境条件,如温度、湿度、粉尘、蒸汽、腐蚀性气体等情况,以及被测介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包括介电常数、密度、粘度、挥发性等,以便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。
二、智能雷达物位计安装步骤:
选择安装位置
避开干扰源:应远离大型电机、变频器、变压器等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,以及高温、高压、高湿度的区域,避免影响雷达波的正常传播和测量精度。
确保视线良好:安装位置应使雷达波能够直接照射到被测介质的表面,避免遮挡和干扰。在容器内安装时,要尽量选择中心位置或对称位置,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。
考虑安装方式和安全性:根据容器的类型和现场条件,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,如顶部安装、侧壁安装等。同时,要确保安装牢固可靠,防止因振动、冲击等原因导致设备松动或损坏。
安装过程连接
根据设备的过程连接方式(如螺纹连接、法兰连接等),将雷达物位计与容器或管道进行连接。在连接过程中,要使用合适的密封垫片和工具,确保连接紧密,无泄漏现象。对于高压或腐蚀性介质,要注意选择相应的密封材料和耐腐蚀材质的连接件。
固定天线和主机
将天线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安装在主机上,并调整好天线的角度和方向,使其垂直于被测介质的表面。然后,将主机固定在安装支架或容器壁上,可以使用螺栓、夹具等方式进行固定,但要注意不要对设备造成过度的应力。
连接电缆和接线
将雷达物位计的连接电缆与控制室内的电源、信号接收设备等进行正确连接。在接线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接线图和说明书进行操作,确保接线正确无误,避免接反或短接。同时,要注意电缆的屏蔽和接地,以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。
三、智能雷达物位计调试步骤:
通电预热
接通雷达物位计的电源,让设备预热一段时间,一般至少需要15-30分钟,使其内部电路稳定下来,达到正常工作状态。
设置参数
根据被测介质的特性和实际工况,通过编程器、调试软件或设备上的操作面板,设置雷达物位计的基本参数,如测量范围、盲区、灵敏度、报警值等。这些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。
校准零点和满量程
在容器为空时,对雷达物位计进行零点校准,即设置当前液位值为0。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或自动校准功能完成。当容器充满介质时,对满量程进行校准,即设置当前液位值为最大测量值。校准过程中,要确保介质表面平静,避免波动和干扰影响校准精度。
测试和验证
完成基本参数设置和校准后,对雷达物位计进行测试和验证。可以通过实际添加或排放介质的方式,观察设备的测量值是否与实际液位相符。同时,还可以使用其他独立的测量工具(如钢卷尺、超声波液位计等)进行对比测量,检查雷达物位计的测量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。如果测量结果不准确,应重新检查参数设置、校准过程和安装环境,找出问题并进行修正。
